创建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创建动态 > 正文

张军:两次援非筑梦“一带一路”

发布时间:2018-10-24

张军,男,陕西陇县人,中共党员,硕士,现为我校生物学院教师、小麦育种团队骨干成员。张军同志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先后两次赴非洲从事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。他克服各种困难,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,爱岗敬业,无私奉献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中共党员和高校教师的责任与担当。

不辱使命  两次援非

2013年7月,在读研期间,得知学校与马里巴马科农业大学有合作项目,需要2名科研人员赴非洲进行研究时,张军就第一个报名参加。因为援非工作条件艰苦,报名坚持到最后只剩两个人,张军就是其中之一。在马里,从田间试验、室内检测到日常生活,对于张军而言,遇到的困难都是人生第一次。他暗下决心,不搞出点名堂誓不罢休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他废寝忘食、勤奋努力下,项目进展顺利,工作成效和敬业精神受到了马里巴马科农业大学校长的高度赞赏,马里主流媒体还对他的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。

硕士毕业后,张军就来到商洛学院工作。2016年3月,陕西海外投资有限公司招募援助喀麦隆农业技术人员,张军踊跃报名参加。当时他新婚燕尔,结婚不到一年,身边亲朋好友都劝阻他为了家庭不要去,可张军想起自己心中的“育种梦”就热血沸腾,使命在肩就要勇于担当。好在同为教师的妻子通情达理,坚定支持丈夫援非工作,他于同年4月义无反顾再次踏上了援非的征途。虽曾有过援非工作经历,张军对第二次援非之行仍战战兢兢。这次的农业示范技术中心地处喀麦隆雨林腹地,生活条件异常艰苦,住地周边设施差,停水断电断网频繁;生活物资匮乏,每月都必须去距离中心200多公里之外的首都雅温得买煤气和生活必需品;气候常年高温酷暑,蚊虫肆虐,疾病盛行;医疗条件简陋,误诊常有发生,药品经常供应不足。到示范中心的第3天,当地喀方翻译就因疟疾医治无效死亡,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,没有休闲娱乐、网络不畅都不算多大困难,疟疾才是最可怕的。半月后张军也得了疟疾,历经半月有余的治疗才彻底痊愈。

面对艰苦的条件,张军没有退缩,治疗稍有起色,又投入工作了。当时正值水稻育秧时节,为了提升培训效果,张军和队员们挽起裤腿,光脚走进水田进行插秧现场示范,每次都被蚊子叮咬得满腿是包。灌溉渠年久失修,加之沿途农户拦流灌溉捕鱼等现象严重,水稻生长季不定期步行巡修位于雨林身处的水渠,沿途蚂蚁咬得人跳起来,也会偶遇“黑曼巴”。

2016年9月,因示范中心工作需要张军回国一趟,同事听到消息时都瞪大了眼睛,以为张军可以借此机会“逃避”回国不来了。但,张军没有,他告诉自己,在这里自己不仅代表着中国,也代表着商洛学院,不能当逃兵。按照中心安排,出差任务完成后,他又如期回到了示范中心。由于人员有限,回到中心后他身兼数职,除负责水稻田间试验示范外,还承担示范中心海外党支部的宣传委员、翻译、文书、实验室管理等工作,经常忙得连口水都顾不得喝,吃饭也是被人催促着。

寅父犹能畏后生,丈夫未可轻少年。张军工作认真、业绩突出,被援喀麦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授予“优秀援外专家”的荣誉称号;喀麦隆农业部高级官员、示范中心喀方主任专门给张军发来表扬信。在全体专家的共同努力之下,2017年5月,示范中心受到了喀麦隆总理府颁发的杰出贡献奖;2017年6月5日,《陕西日报》对示范中心项目进行了专题报道,报道指出,通过中方援喀人员的努力,示范中心已在当地建成67公顷标准化水稻、玉米和木薯示范区,使喀麦隆从昔日的“无人区”变成了如今的“米粮仓”。

援非22个月来,饱尝了远离祖国、家人、朋友的情感孤独,忍受着环境恶劣、条件艰苦、语言不通、生活不便带来的困扰,但张军始终坚定信念、胸怀使命、牢记嘱托,在遥远的非洲大地上留下了商洛学院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、辛勤汗水和丰硕成果,播下了中非友谊的种子。

当问到援非的初衷时,张军坦言道,“当时家里情况不好,读大学和研究生依靠的是国家的资助,现在国家援外事业需要人员,即使条件再艰苦,自己也会积极参加,而且努力做好。”

“当身着有五星红旗的服装,用另外一种语言和他们交流,当看到他们学到技术露出真切的笑容时,内心的成就感和民族自豪感爆棚。将中国的农业技术播撒到异国土地上,体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,也是我们援外人员的共同夙愿。援非工作成绩得到了受援方和我们国家的认可,这些是我进一步前行的不竭动力。”张军说。只要援非工作需要,他仍会义无反顾,毅然再次踏上非洲大地,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实施贡献力量。

脚踏实地  勇于追梦

“育种梦”的萌芽,源自于张军儿时记忆。家乡农民都是看天吃饭,天气不好,就吃不饱肚子。张军听农技站的工作人员说选好种子,就能够改善因恶劣天气导致粮食收成少的问题,于是他暗下决心,要学农业研究育种。高考填报志愿时,众多农村孩子为跳出农门争相选择热门专业时,他却报考了农业大学学农学。参加工作以来,跟着我校育种专家于浩世一起做小麦育种,很快成为育种团队的骨干。“晴天一身土,雨天两脚泥”成了他的“工作标配”。

位于学校小操场西边的小麦育种田,因各种原因至今只有羊肠小道可抵达。从整地、播种、管理、收获全靠人力完成。冬灌时水管必经车道,只能在晚上进行,地高水低水压有限,浇完地收拾完工具回家已是半夜;播种、杂交、收获等农忙季节,清晨带着教案下地劳作,临近上课时衣服都来不及换就往教室冲;利用周末和假期,就去小麦繁育基地了解商麦品种的试种情况,这些,已经成为了张军的生活日常。经过张军同课题组的共同努力,商麦系列小麦已经成为商洛地区小麦主栽品种,并在渭北旱塬地推广种植,为商洛及同类型生态区的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。“面白好吃、产量高”,受到种植户的普遍青睐。

张军说,到了非洲,才知道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有多热情,对中国有多向往;到了国外,才知道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有多让人自豪。我们是幸福的,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不全是理所当然的。我们应该心存感恩,应该去努力奋斗,应该去好好生活。很幸运自己是一名高校教师,有机会给学生分享这些心得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自己将会心存感恩,砥砺前行。